民主法治绘新卷 政治生态展新颜 ——我区政治建设成就综述

在全市率先将重大规划提请人代会审议、首次召开镇人大“季会制”、首次对人大决定任命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 从若干个“黄葛树下好商量”站和“楼宇协商”点的建立,到“渝事好商量”平台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从更加有力的政治监督、全域推进清廉重庆建设,到全周期一体推进“三不腐”,再到以超常规手段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我区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民主法治的步伐日益加快,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初,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票决产生了10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项目总投资26.24亿元,惠及群众50余万人,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代表票决、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民参与”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机制。把民生实事项目的决定权交到代表手中,让“民生”跟着“民声”走,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长寿的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清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民主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区人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立足人大职能定位,着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推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实事;持续关注网络诈骗、食品安全、饮水安全、污水治理等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区人大“年中人代会”、镇人大“季会制”、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改革措施,为各级人大参与基层治理打开了新的空间。协商菩提村完善基础设施、协商云台镇滨河公园改造提升问题、协商解决新市街道场镇交通秩序问题……“渝事好商量,为咱老百姓办了实事。”如今,不少长寿群众在谈到区政协搭建的“渝事好商量”平台时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对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优化“渝事好商量”的内涵和功能,建好用活“1厅—8室—N站点”立体化协商平台,紧盯文化广场提档升级、河道环境整治、场镇小微停车场修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助力党委政府办好民生实事。按照“六有”要求高标准建成“翰墨丹青”、“渝阅寿乡”、妇联界别等3个区级委员工作室,打通服务界别群众“最后一公里”。引导各街镇依托本土文化和资源,培育了“左邻柚舍”“邻聚里·网格驿站”“协商议事堂”“板凳讲堂”等一批充满泥土芬芳的“本土化”特色协商品牌,不断延伸政协民主协商的基层触角,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基层群众多元化需求。 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五年来,区委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召开区委人大工作会议、区委政协工作会议,支持人大、政协依法依章履职,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政治协商,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做好各领域统战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深化双拥共建……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提质。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区委书记刘小强亲自主持召开2023年度部门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会议,专题述法工作作为重庆市经验获登中央依法治国办《调研与督察》专刊,构建“法治督察人才库”,对全区19个镇街和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等18个区级部门开展实地督察,成功创建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区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并实施《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完善依法决策制度体系,显著提升了全区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压实部门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现全区600余名领导干部述法全覆盖。 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我区以完善营商环境法制体系为锚点,全面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15个领域执行“不予行政处罚(强制)事项清单”。在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不予行政处罚(强制)事项清单”,明确12项不予行政处罚事项。落地实施15个跨层级、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集中服务、一次到位”,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企扰民。建立涉企复议案件申请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积极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促进行政机关自行纠错,推动行政纠纷“案结事了”实质化解。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区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支点,健全19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6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3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全区268个村(居)法律顾问,同时,设立长寿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打造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目前,我区已全部完成重庆市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指标,形成覆盖全区各层面的“1+19+N”多功能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仅2024年,村(居)法律顾问就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7900余次,法律服务时长累计突破2300小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近300余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逾400万元;为特殊困难群众减、免公证费用约2.2万余元,提供预约或上门服务40次。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龙河镇保合村通过“五廉”行动,汇聚清廉正能量,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黄桷湾小学“清风讲堂”常设常开,为广大教职工筑牢廉洁防线;区发展改革委大力推进信用数字化建设,实现有感服务、清廉监管……清风和畅,万象更新。从乡村到校园再到机关,处处可以感受到清廉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近年来,在市纪委监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纪检监察系统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主题主线,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区域新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愈加彰显,全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心怀“国之大者”,政治监督更加坚定有力。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全区纪检监察机构紧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攻坚一盘活”等重大战略加强监督检查,推动重大决策部署在长寿落地生根。探索建立政治生态量化评价机制,聚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人民群众满意度等维度,健全完善量化评估、直观生动的政治生态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体系,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精准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削减存量、遏制增量。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区共立案264件27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3人,留置17人。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坚持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分类建立警示案例素材库“共享菜单”,常态化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相关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着力推动“治标”向“治本”转变。 坚持人民至上、惠民有感,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殡葬服务等群众关心关注问题,以超常规手段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集中整治以来,全区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75件80人,督促区农业农村委、区教委、区民政局等单位自查整改问题1222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9个,推动建立完善制度98余项。 靶向发力纠治“四风”,作风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拓展。紧盯春节、五一、端午等关键时间节点,不松劲、不停步,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不断加固作风建设堤坝。深入整治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行为,着力纠治政策不落地、履职不到位、办事“中梗阻”等典型问题。累计查处“四风”问题53件67人。 清廉重庆建设对我市全面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我区以健全清廉重庆建设“六大体系”为目标,以最小颗粒度的清廉细胞为抓手,体系化推进9个清廉单元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辨识度的清廉建设成果,以点带面促进清廉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完善政治生态评价机制”改革项目上升为市级谋划储备一批改革项目,纳入市委改革办专项小组深度培育项目。邻封镇邻封村、龙河镇保合村、长寿区红廉研学基地获评市级标杆案例,区纪委监委“政治生态量化评价机制”、区检察院“把好‘四关’织密‘廉网’助力公益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等6项经验做法获评市级优秀实践案例。记者 李秋晨

2024-10-01

H5丨长寿这75年

https://s.wcd.im/v/471roZ74/?slv=3&sid=5fb8&v=oosnVwqnZRYEGbLS7VgaWac0RJjg&from=singlemessage

2024-09-30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生态画卷映美景 绿色发展启新航 ——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湛蓝的天空镶嵌着白云,广袤无垠、灵动飘逸;万千绿树芳草星罗棋布、扮靓城市;江河湖畔清水流淌、碧波荡漾……这是长寿的常态,也是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态画卷。 美好生态环境的背后,与我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攻坚,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厚植了全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绿色底色和亮丽成色。筑牢生态屏障“高标准” 秋日的桃花溪,不时有鱼群浮出水面、水鸟从河边划过,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绝美景致。桃花溪是长江一级支流,其流域范围是长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被长寿人民称为“母亲河”。 然而,早年间桃花溪污染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区举全区之力开展桃花溪污染综合整治行动,经过多年治理,桃花溪一改旧颜,变得水清岸绿,年均水质达III类,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桃花源”。 桃花溪污染综合整治,是我区强化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上当先锋打头阵: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编制《长江长寿段岸线1公里范围内产业规划》,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扩)建化工园区及化工项目、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布局工业园区,否决“两高一低”项目70余个,涉及投资近300亿元。全面完成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关停并转”沿江化工企业18家; 五级水污染防控体系拦截能力提升至153.89万立方米,园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标率保持100%,长寿经开区入选全国17个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国家级试点; 建成投用实验室LIMS系统,龙溪河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入选全国“2020年度智慧环保创新案例”,治理河道42.28公里,新建堤防护岸65.23公里,关闭7座小水电站,完成23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治; 从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建成全国领先的危化品船舶洗舱基地和专用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码头,长江沿线11个码头船舶油污水固定接收装置实现全覆盖; 积极践行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龙溪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携手广安市建立御临河、大洪河跨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推动成渝地区生态共建共治共享走深走实。 一曲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交响,正在长寿大地激荡。扮靓生态环境“高颜值”一场秋雨后,长寿碧空如洗,远山如黛,好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之地。素有“天府膏腴之地,川东鱼米之乡”之称的长寿,如今正在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着力构建特色城乡大美格局。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以来,长寿区新增城市绿地24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提升至40%以上;实施增绿添园行动,加快打造城市景观廊道体系,新增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森林公园23个,环桃花溪滨水步道建成投用,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5.04%、湿地保护率达52%;全面完成三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营造林任务;2021年至今,完成营造林任务4.92万亩;建成56万亩长江岸线生态廊道,林木蓄积量达254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0%。 此外,我区突出全域空间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澄海新区、明月山—黄草山人文农旅体验区、小城镇品质提升等片区规划,建成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5个,龙河镇、长寿湖镇获评“巴蜀气候康养地”;创建长寿慢城区域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例区,加快打造龙溪河流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成美丽宜居村庄62个。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惠民富民新增长点。 我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除了柑橘外,还盛产水稻、鲜鱼等农产品。依托这些优势,我区将国土绿化提升与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好“田林”文章,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与此同时,我区还顺应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形成了以生态农业、田园体验、休闲康养、亲子研学等为重要内容的生态产业,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激活各类生产要素,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到生态产业化中来。长寿慢城,是我区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的重要载体,也是全市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它位于我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种植园区内,依托这里的4.8万亩集中成片的晚熟柑橘,将乡村振兴与“国际慢城”理念结合起来打造,每年吸引大量市民前来游玩观赏。 越来越多的绿色在长寿大地蔓延!如今,绿水青山蓝天正成为长寿“高颜值”的生态底色。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在经济发展的版图上,工业是长寿的“经济坐标”。 长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区系统梳理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等目录,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工艺改造、清洁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建立6大类25小类低碳节能技术适用措施库,并提出重点行业推荐技术清单,积极向企业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常规大气污染物和碳协同减排,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产业绿色发展。 记者了解到,位于长寿经开区内的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将低碳节能技术措施库推荐的碳捕集技术运用于甲醇85万吨/年生产线,每年可从转化炉烟气中回收近50%的二氧化碳用作生产原料,减少碳排放量约29万吨。 作为传统型高能耗企业,近年来重庆钢铁积极打响“减污降碳、绿色发展”攻坚战,投入10亿元开展生产流程再造、工艺转型升级,推进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将大量富余煤气回收利用发电,每年节约标煤约12万吨,减少碳排放86万吨。长寿经开区与中节能合作建设低碳产业研究院,共同推进绿色低碳企业育苗工程,推动园区60家高能耗企业纳入节能减排项目库,设立生态环保专项补助,帮助21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减少碳排放62万吨,该园区获批国家绿色园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并成功入选重庆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 此外,我区积极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投用年降碳133万吨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循环经济产业关联度达92%,工业固废资源利用率达98.5%以上,未来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7%以上。 工业逐“绿”,绘就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蓝图。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创建市级绿色工厂1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8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家,绿色制造体系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绿水青山间,我区谱写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步履不停,向绿而行!新征程上,我区将不断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前进,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靓丽底板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先行区。 记者 李辉

2024-09-29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社会和谐展新貌 民生福祉暖人心——我区社会建设成就综述

民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加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民生工程新路径,各项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更加坚定有力,一幅写满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一项项民生难题逐一破解……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凝心聚力,一步一个脚印把事关民生福祉的项目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再变成“实景图”,向群众交出一份有厚度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业有所就释放民生温度 咨询岗位情况、填写个人简历、现场面试……今年6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长寿校区运动场人头攒动,前来求职的青年人才络绎不绝。 “我想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刚刚逛了一圈,看到几个意向单位。”求职者杜忠丫坦言,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比她预想的更丰富,应聘成功的概率比较大。 此次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1.2万余个工作岗位,涉及信息通信、交通运输、能源动力、金融经济等行业领域,共吸引5200余人进场求职咨询。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我区围绕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需求,深挖岗位资源,助推人岗对接,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展所能,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3年,我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109场次,发布就业岗位4.66万个,新建国家级和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1个。(资料图)投入有力,彰显民生温度。 今年以来,我区更是拿出“真金白银”稳就业:“一揽子”兑现惠企稳岗政策,失业保险降费为企业减负4100余万元;发放单位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类资金5200余万元;实施创新创业促进行动,建立区级创业导师库,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家;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充盈“一库四联盟”数据资源,用活数字平台,搭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高效对接渠道,实现就业工作多跨融合、整体智治…… 今年1—9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3480人,完成市级年度目标任务的89.8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业工作没有终点,在促就业、稳民生的道路上,我区将一如既往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主线,帮百姓将就业饭碗端得更稳、更高。(资料图)学有所教擦亮民生底色 “这所新建的学校好漂亮,孩子能在这样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学习,真的太好了。”新学期伊始,新建投用的重庆市长寿华师学校,迎来了首批学生。 重庆市长寿华师学校位于菩提街道树人路,占地面积约66亩,含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拥有现代化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厅、化学实验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今秋招收初一新生440人,开设10个班;招收高一新生161人,开设4个班。 “我们深入推进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数字校园建设,高标准配齐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致力于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该校校长潘汉春说。 不仅是重庆市长寿华师学校。近年来,在我区,一栋栋校舍拔地而起,长寿晶山幼儿园、菩提幼儿园、树人路幼儿园等相继建成。这一所所崭新的校园背后,是我区教育事业提质扩优、改革攻坚、保障增效的生动缩影。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情民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目标,以优质均衡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打响教育品牌,出台并实施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计划,主导成立长寿教育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21所幸福学校建设试点,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新的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3年,我区坚持推动“数智化”教育普及,培育一批将数智教育技术优势同办学育人文化内涵紧密结合的示范校,16所学校纳入习惯教育评价试点;坚持依法办学治校,扎实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创建区级试点示范“清廉学校”10所,市级1所;“三名”工程不断拓源提质,新建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市级特级教师工作室1个。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面对新的赶考之路,全区教育系统将紧紧围绕教育强区建设目标,为加快建设“两地一城”贡献更大教育力量。(资料图)病有所医兜牢民生网底 近日,走进刚投用的凤城街道东街社区医疗服务点,只见心电图机、制氧机、输液椅、中频治疗仪等医疗设备齐全,医护人员正在为辖区群众测量血压。 记者了解到,东街社区人员密集,周边有2个社区、4个行政村。之前该辖区无一所规范的医疗机构,居民就近就医较为不便。为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区卫健委调研后增设东街社区医疗服务点,为辖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现在看病真的很方便,设备也很高端,许多以前不能做的检查都可以做了。”东街社区居民程华农表示,现在家门口就医环境很好,再也不用往城里跑了。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推动医疗卫生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问题。 随着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群众感受到了“家门口”就医的便捷服务。2022年起,先后从区级医疗机构派驻“县聘乡用”人员100余名,服务患者、群众超5万余人次。同时,推动长寿湖镇、葛兰镇和洪湖镇3家卫生院建设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有效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目前,全区以“4+19+N”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为载体,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今年上半年,全区门诊次均费用减幅13.23%,住院次均费用减幅10.15%,数字化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率34.57%,位于全市“赛马比拼”指标A档。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我区将继续砥砺奋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加速构建健康长寿、幸福长寿、人人长寿的美好愿景。 有限的空间里打造一步一景、步步入画的特殊一角,口袋公园让百姓在“家门口”亲近绿色、享受自然;一块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经改造变身小微停车场,市民停车难问题有效改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社区居民享受更加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 一项项务实举措提升民生“温度”,一个个民生项目标注幸福“刻度”。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民生实事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厚实的“民生”温度回应群众热切的“民声”期盼,执实干奋斗之笔,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记者 肖娅 张艺

2024-09-25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文化传承绽光彩 创新发展谱新篇——我区文化建设成就综述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既是印记,更是精髓和灵魂。 长寿,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 文化,正为长寿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铸魂赋能。(资料图)公共服务提质升级,且以文化润民心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心系民生的幸福指标。群众不断增强的幸福感得益于我区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带来的红利。 “从家到影城走路仅几分钟,现在看电影方便多了。”最近,横店电影城金科美邻汇店正式开业。家住古镇社区的陈大姐第一时间走进影城,体验了一回4D电影。 不仅“家门口”有影院看大片,在古镇社区,区博物馆、区图书馆菩提分馆、古镇图书馆、文厚书店等文体阵地已形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精神文化食粮。(资料图)近年来,我区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如今,在长寿,“书店+影院”成为新消费CP。在桃花新城、北部新城、寿星老城3个商业中心,影院、书店成为标配,相互引流、有效互动,给市民带来多元的文化体验。“区图书馆+镇(街道)图书分馆+农家书屋”三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以街镇、社区广场为主阵地,打造乡情文化驿站、公共文化服务超市等特色公共阅读平台,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园广场歌声不断;美术馆内书画作品雅俗共赏;图书馆书香氛围浓厚;各文化场馆内,刺绣、剪纸、插花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美育课堂、书法公益大讲堂、文化公益培训等活动精彩纷呈。在长寿,公共文化服务让城市增色,市民因文化受益。 据了解,2023年,我区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增至903.54平方米,新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1个,晏家街道被评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新市街道禾得园荣获全国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龙河镇保合书院荣获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全区图书借阅量达60余万册次,全年送文化惠民演出1080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0余场、艺术公益培训100余场。(资料图)文旅融合走深走实,且以诗意共远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移步皆是景,处处好风光。近年来,我区以文化“走出去”,旅游“引进来”,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持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大众共享文化成果,“诗”和“远方”的牵手令长寿这片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3年,菩提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长寿湖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唱响“跟着文化体育活动去旅游”主旋律,举办首届美术、书法摄影名家作品展等展览活动50余场次,举办重庆市非遗购物节、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20场;举办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全国太极拳公开赛等大型赛事31场。全年接待游客达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亿元。(资料图)同时,我区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彰显城市软实力。“主场”传播活动丰富多彩。承办或举办国际棋联世界锦标赛、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重庆长寿营、渝藏文化交流长寿行系列活动、匈牙利彩绘玻璃画大师作品展等主场外宣活动16场,有力促进了长寿文化对外交流。 “走出去”宣传推介有力有效。积极参加第六届进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市级及以上市外重点文化外宣活动18场,35名青少年亮相第四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活动。在北京举办长寿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自然长寿”品牌推介活动,加强城市形象推广。(资料图)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且以精品奏华章 搬出塑料椅、摆下长板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名角、名团、名作。近年来,我区文化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守正创新、赓续文脉,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沃土上精耕细作。 一场场文艺演出叫座叫好。“欢跃四季 舞动巴渝”重庆市广场舞展演、重庆市大家唱群众唱歌咏活动、第二届重庆山歌会、第九届重庆乡村文艺汇演、重庆市社区艺术节等市级品牌活动比赛在我区举办。“一周一会一特色”系列、“未来之星 成长计划”暑假沉浸式艺术研学之旅、长寿社区艺术节、文明长寿原创歌曲演唱会、长寿区街镇文艺汇演、长寿区“全民嗨歌”争霸赛等区级品牌活动如火如荼。 一批批文艺精品闪耀。近5年来,我区创作美术、雕塑、音乐、舞蹈等作品200余件,其中,入选国家级展览10余件,入选市级展览20余件,文艺演出作品获奖60余件。雕塑《送光明》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三届全军美术作品展;摄影作品《穿云破云》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展;雕塑《送春联》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梦想起航》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表演唱《翻叉号子——好大好大的晒场》获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重庆选拔赛音乐类二等奖……(资料图)镌刻长寿文化,讲好长寿故事,传播长寿声音。一项项成熟的文艺果实洋溢着文化的芳香,持续温润着长寿百姓的心灵。 在传承与发展的碰撞中,在守正与创新的交融中,在加快建设“两地一城”的进程中,文化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日益增强,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愈加凸显。 砥砺前行,激情澎湃。如今的长寿,更多人享受到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更多人徜徉于书海,纵情于艺术,享受文化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文化建设,不仅成为我区宝贵的无形资源和重要的发展环境,也成为最靓丽的名片,正在沉淀为最珍贵的文明底蕴。记者  李杉  陈钰

2024-09-24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产业革新铸辉煌 经济腾飞启新程 ——我区经济建设成就综述

【开栏的话】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和“两地一城”建设,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新征程中阔步前行。即日起,人人长寿APP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系列报道,深入报道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敬请关注!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75年来,长寿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到产业强区的精彩蝶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市委、市政府对长寿区提出的新要求,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如今,我区正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发展愿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释放发展向“新”力一直以来,长寿区就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从长寿化工到产业集群,从传统化工钢铁产业为主到迈向新材料“蓝海”,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我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依托创新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生产车间,只见传送带正不间断地运输着刚刚生产出来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产品。 气凝胶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作为目前已知的最佳隔热材料,是国家基础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对节能降碳、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些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产品将被精心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热力管网、建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依托产品多样化升级,目前该公司已逐步打开石油化工、热力管网、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市场。作为新型材料领域的明星,气凝胶只是我区新材料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积极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以重钢、川维、巴斯夫等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为代表,构筑起钢铁冶金、化工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消费品“5+1”产业集群,集聚世界首套天然气制蛋白质、国内最大硅基气凝胶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新材料产值占全市四分之一。 在延链补链的同时,我区还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锻造竞争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改革引领 数字赋能 点燃发展“新引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当前,乘着数字化改革浪潮,我区正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强化“数字+制造”能力,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生态,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变革,全方位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今年上半年,全区GDP增长6.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9%。 得益于“智改数转”,博腾制药生产效率提升57.64%,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市级“灯塔工厂”种子企业;重庆钢铁通过启动“数智重钢”改造,一跃成为专精特新的行业链主企业;小康动力通过上线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效率提升10倍,不合格率大幅下降,荣获重庆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评比考核第一名……      截至目前,全区现有5G全链接工厂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2个、市级工信化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个。 同时,建成投用重庆长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整合起数字技术供给、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发展资源对接、商业机会发现、数据交易支持五大综合服务能力,为制造业的“智改数转”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该中心已集聚数商100余家,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双碳3个行业产业大脑入选数字重庆建设一周年成果45项机会清单。锚定目标 聚力前行共绘发展新图景长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长寿”命名的城市。“长寿”一词,自古以来,便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最朴实的追求和向往。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禀赋、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现代生命科学和康养运动等相关产业布局等,2021年12月,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新的发展愿景: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 为此,我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重庆建设等重大机遇,笃定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和“两地一城”不动摇,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通过两年多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两地一城”建设奋进成势、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各方优质资源不断汇聚,广大干部群众对“两地一城”发展的愿景认同、目标认同、路径认同越来越高。今年,中央部署实施“三大工程”,布局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市委赋予长寿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产业集聚区”“现代化渝东新城”的光荣使命,推进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等重大项目布局。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我区始终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深度参与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产业分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一体两面”统筹推进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发展吸引力,加快建设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 长寿,人人向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寿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接续奋斗。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我们充满信心!记者 张申欣 朱九天

2024-09-19